一枚酸心果子

果子果子果子果子果子~~~

高级绕过技术:iptables与透明代理

iptables基础原理

什么是iptables?

iptables简单来说就是Linux内核中Netfilter框架的一个”控制面板”。它就像网络世界的”交通警察”,可以控制哪些数据包能通过,哪些不能通过,以及数据包应该往哪里走。

在Android系统中,由于基于Linux内核,同样可以使用iptables进行网络控制。

Netfilter架构

1
2
3
4
5
用户空间:iptables命令

内核空间:Netfilter框架

网络数据包处理

Netfilter功能

  • 数据包地址转换(NAT):就像给数据包换个”身份证”
  • 数据包内容修改:可以修改数据包的内容
  • 数据包过滤:决定哪些数据包能通过
  • 连接跟踪:记录网络连接的状态

iptables在OSI模型中的位置

iptables主要工作在OSI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,这意味着:

  • 比VPN协议的工作层次更低:VPN通常在第三层工作
  • 能够拦截和修改网络层的数据包:在数据包进入应用层之前就进行处理
  • 可以实现透明代理功能:客户端完全感知不到代理的存在

通俗理解:就像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工作,比在市区路口指挥交通的层次更低,但控制力更强。

透明代理技术

透明代理定义

透明代理(Transparent Proxy)是一种网络代理技术,客户端无需配置代理设置,所有流量自动通过代理服务器转发。简单来说,就是”偷偷地”把所有流量都经过代理,但用户完全感觉不到。

工作原理

1
客户端 → 路由器/防火墙 → 代理服务器 → 目标服务器

就像你开车去某个地方,路上有个”隐形收费站”,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,但你的车实际上经过了那里。

优势

  • 无感知:客户端无需配置,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
  • 强制使用:所有流量必须经过代理,无法绕过
  • 难以检测:应用层无法感知代理存在,因为检测代码在更高层
  • 系统级:绕过应用层的检测机制,因为工作在更底层

ProxyDroid工具详解(也有其他的工具,比如TransProxy等,果子用习惯这个,就推了)

工具介绍

ProxyDroid是Android平台上基于iptables的透明代理工具,可以实现系统级的流量转发。它就像给Android系统装了一个”隐形代理器”。

核心特性

  • 基于iptables规则:在系统底层进行流量控制
  • 支持HTTP/HTTPS/SOCKS代理:多种代理协议支持
  • 可选择特定应用进行代理:可以只代理某些应用
  • 无需root权限(部分功能):某些功能不需要root权限

配置步骤详解

ProxyDroid配置界面

图5:ProxyDroid工具配置界面

第一步:安装ProxyDroid

  1. 下载APK文件
  2. 允许安装未知来源应用
  3. 安装完成后打开应用

第二步:配置代理服务器

  1. 代理类型选择:HTTP、HTTPS、SOCKS
  2. 服务器信息填写:代理服务器地址、端口、用户名/密码
  3. 认证设置:如需要认证,勾选”需要认证”

第三步:选择代理模式

  1. 全局代理:所有网络流量都经过代理
  2. 应用选择代理:只代理选定的应用
  3. 规则配置:基于域名、IP等条件选择代理

第四步:启用代理服务

  1. 点击”启动”按钮
  2. 如果提示需要root权限,授予权限
  3. 观察状态指示器,确认代理已启动

为什么iptables能够绕过检测?

技术原理分析(再次啰嗦一下,会懵的可以看看以前的文章哈哈—OSI七层模型)

基于OSI七层模型,iptables的工作机制:

  1. 网络层拦截:在IP数据包级别进行拦截,比应用层低很多
  2. 传输层重定向:修改TCP/UDP端口信息,在数据包进入应用之前就处理
  3. 应用层透明:上层应用无法感知底层变化,因为检测代码在更高层

绕过机制图解

1
2
3
4
应用层检测 → 检测代理设置、VPN接口
传输层检测 → 检测端口、连接状态
网络层检测 → 检测IP地址、路由表
数据链路层 → iptables在此层工作 ← 绕过成功!

通俗理解:就像小偷从地下室进入大楼,而保安只在大门口检查,当然发现不了!

实际应用案例

案例1:双重检测绕过

场景描述:某应用同时检测代理设置和VPN连接
传统方法:Postern + Frida Hook
成功率:60-70%
iptables方法:ProxyDroid透明代理
成功率:85-90%

优势分析

  • 应用层检测被完全绕过
  • 系统级流量转发无法被应用感知
  • 无需修改应用代码或Hook API
  • 更加稳定可靠

案例2:高级检测绕过

场景描述:应用使用多种检测方法

  • ConnectivityManager检测
  • NetworkInterface检测
  • 系统属性检测
  • 网络能力检测

iptables优势

  • 统一解决方案: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
  • 无需针对每种检测方法单独处理:省时省力
  • 系统级绕过,更加稳定:不会因为应用更新而失效

技术实现细节

iptables规则示例

1
2
3
4
5
6
7
8
9
# 创建自定义链
iptables -t nat -N PROXY_REDIRECT

# 添加重定向规则
iptables -t nat -A PROXY_REDIRECT -p tcp --dport 80 -j REDIRECT --to-port 8080
iptables -t nat -A PROXY_REDIRECT -p tcp --dport 443 -j REDIRECT --to-port 8080

# 应用到输出链
iptables -t nat -A OUTPUT -j PROXY_REDIRECT

规则解释

  • -t nat:指定使用NAT表
  • -N PROXY_REDIRECT:创建名为PROXY_REDIRECT的自定义链
  • -p tcp:指定TCP协议
  • --dport 80,443:指定目标端口(HTTP和HTTPS)
  • -j REDIRECT:执行重定向动作
  • --to-port 8080:重定向到本地8080端口

代理服务器配置

如果你想要自己搭建代理服务器,这里有一个简单的Python示例(注意:这只是一个基础示例,实际使用时需要考虑安全性和性能)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import socket
import threading

def handle_client(client_socket):
"""处理客户端连接"""
try:
# 读取客户端请求
request = client_socket.recv(4096)

# 解析目标地址(简化版)
lines = request.decode().split('\n')
first_line = lines[0]
method, url, version = first_line.split(' ')

# 连接目标服务器
target_socket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
target_socket.connect(('目标服务器', 80))

# 转发数据
target_socket.send(request)
response = target_socket.recv(4096)
client_socket.send(response)

except Exception as e:
print(f"处理请求时出错: {e}")
finally:
# 关闭连接
client_socket.close()
target_socket.close()

def start_proxy_server():
"""启动代理服务器"""
server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
server.bind(('0.0.0.0', 8080))
server.listen(5)
print("代理服务器启动在端口8080...")

while True:
client, addr = server.accept()
print(f"接受连接来自: {addr}")
client_handler = threading.Thread(target=handle_client, args=(client,))
client_handler.start()

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
start_proxy_server()

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问题1:代理不生效

可能原因:iptables规则未正确应用、代理服务器未启动、端口冲突、权限不足
解决方案

1
2
3
4
5
6
7
8
# 检查iptables规则
iptables -t nat -L -n -v

# 检查端口占用
netstat -tlnp | grep 8080

# 检查代理服务器状态
ps aux | grep proxy

问题2:性能问题

可能原因:代理服务器性能瓶颈、iptables规则过于复杂、网络延迟增加
优化方法:使用连接池、启用TCP复用、优化iptables规则顺序、使用本地代理服务器

问题3:兼容性问题

可能原因:Android版本不兼容、设备架构不支持、系统限制、权限问题
解决方案:测试不同Android版本、使用兼容性模式、降级到稳定版本、检查设备支持

高级技巧与优化

1. 选择性代理

1
2
3
4
5
# 只对特定应用进行代理
iptables -t nat -A OUTPUT -m owner --uid-owner com.example.app -j PROXY_REDIRECT

# 只对特定用户进行代理
iptables -t nat -A OUTPUT -m owner --uid-owner 1000 -j PROXY_REDIRECT

2. 协议过滤

1
2
3
4
5
# 只代理HTTP/HTTPS流量
iptables -t nat -A PROXY_REDIRECT -p tcp --dport 80,443 -j REDIRECT --to-port 8080

# 排除特定端口
iptables -t nat -A PROXY_REDIRECT -p tcp --dport 80,443 -m multiport --dports 80,443 -j REDIRECT --to-port 8080

3. 负载均衡

1
2
3
# 多个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
iptables -t nat -A PROXY_REDIRECT -p tcp --dport 80 -m statistic --mode nth --every 2 -j REDIRECT --to-port 8080
iptables -t nat -A PROXY_REDIRECT -p tcp --dport 80 -j REDIRECT --to-port 8081

掌握资源推荐

技术文档

开源工具

结语

部分内容用了AI结合网上的示例总结,概念都比较常规,没有一一引用

iptables和透明代理技术代表了Android代理检测绕过的较高水平,它们通过系统级的流量控制,实现了对应用层检测的部分绕过。

本文关键要点

  1. 底层优势:iptables工作在OSI模型的低层,难以被上层检测
  2. 透明代理:客户端无感知,强制所有流量通过代理
  3. 系统级控制:绕过应用层的各种检测机制

后面就不写这个下一篇了,好像和上班一样有压力哈哈哈哈哈

持续输出技术分享,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